
【共話氫能·綠色未來】
2月23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西省委員會、南昌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西省能源局提供支持,融和會展集團聯合主辦,南昌市會展辦、氫啟未來網、1.008氫經濟研究院承辦的“2023中國(江西)國際氫能大會”在江西南昌圓滿落幕。
會議特邀安徽大學教授、江西江鎢浩運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顧問梁飛博士作為大會主持人,江西省貿促會貿易促進部部長陳凌云,融和會展集團董事長、氫啟未來網、云奇鋰業創始人鐘榮,江西省能源協會、江西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子勤,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四川榮創新能動力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維榮,西門子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市場及銷售總監胡大麟,中國電建集團江西省電力建設有限公司、碳中和研究院華南分院院長劉曉天博士,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燃料電池事業部系統集成研究室主任王振,江西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工黃聲富,南昌大學光伏研究院院長、南昌大學共青城光氫儲技術研究院院長、江西省政府參事周浪,九江學院、長江綠色氫能源產業研究院教授、沿江產業開發研究中心副主任段興凱,中自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EMFC技術首席科學家周衛江,陜西寶光聯悅氫能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偉,深圳市通用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堯克光,新研氫能合伙創始人和技術總負責人齊志剛博士,惠州市杜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健保等15位嘉賓,從政策、趨勢、挑戰與機遇等多維度的角度去“描繪”氫能產業現狀及應用發展。
安徽大學教授、江西江鎢浩運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顧問梁飛博士
大會現場,江西省貿促會促進部部長陳凌云發表致辭,指出江西省貿促會作為本次大會的主辦單位,長期致力于促進會展經濟發展,此次大會的舉辦也是探索產業與會展的有益嘗試,期待會展作為媒介帶動氫能產業乃至新能源發展。
江西省貿促會貿易促進部部長陳凌云
融和會展集團董事長、氫啟未來網、云奇鋰業創始人鐘榮也表示,為了推廣氫能“好”產品、“好”技術,已在多地開展氫能相關活動,深耕氫能全產業鏈。未來將繼續為氫能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通過積極協助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供需對接,進一步促進氫能產業發展,構建“氫能社會”。
融和會展集團董事長、氫啟未來網、云奇鋰業創始人鐘榮
江西省能源協會、江西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子勤在會上分享并解讀了江西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指出江西省希望在固態儲氫以及相應的應用領域形成一定優勢,江西提出“氫企燎原”計劃,鼓勵有實力的能源企業在江西搭建氫能產業投資平臺,重點開展氫能在電力領域應用試點和投資,積極推廣試點成效,促成江西大地形成燎原之勢,現已與省內外高校、企業進行合作,同時利用氫能產業發展研究服務中心,為氫能產業共促發展。
江西省能源協會、江西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子勤
制氫作為氫能產業鏈中重要的上游產業,受到氫能產業加速發展的影響。現階段中國制氫路線以煤為主,電解水制氫仍處于起步階段,陜西寶光聯悅氫能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偉指出當前通過電解水制氫技術的氫氣全口徑成本約50元/kg(電價按0.3元/kwh),其中制氫環節成本占比約44%,目前聯悅氫能擁有當前主流制氫解決方案。
陜西寶光聯悅氫能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偉
南昌大學光伏研究院院長、南昌大學共青城光氫儲技術研究院院長、江西省政府參事周浪表示,氫能目前并不是由經濟驅動,反而依賴政府發展理念推動,僅有少數特殊應用需求,根本原因在于長期以來大部分制氫仍然是化石燃料制氫。
周浪院長還強調,綠氫生產才是氫能存在的發展之根本,如果沒有綠氫生產供應,氫能在“雙碳”目標版圖上就缺乏了存在的價值。
南昌大學光伏研究院院長、南昌大學共青城光氫儲技術研究院院長、江西省政府參事周浪
因此發展氫能必須要以發展“綠氫”為目標。
目前,國內制氫領域傾向發展堿性水電解制氫,國外制氫發展卻有所差異,PEM制氫反而占比較多。
西門子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市場及銷售總監胡大麟也在大會現場提到,目前歐洲地區現階段主推氫能管網,打造主干管網及基礎設備規劃,西門子能源也在歐盟地區綠氫制取示范取得一定經驗,并認為海上風能制氫是未來主流發展方向。
西門子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市場及銷售總監胡大麟
在大會現場,江西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工黃聲富也在會上強調,發展核能核電制氫有助于產業綠色降碳。終端用氫采用綠氫等燃料去替代煤炭,并發展核電,利用核電制氫。
江西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工黃聲富
制氫作為氫能產業發展的“第一步”,雖然路線各有差異,但歸根結底始終要朝著“綠”色清潔路線發展,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發展“制”綠氫是發展氫能的必由之路。
此外,在提及綠氫發展,來自中國電建集團江西省電力建設有限公司、碳中和研究院華南分院院長劉曉天博士表示,雖然現階段制氫以化石能源為主,但隨著時間推移,可再生能源制氫的比例可能會逐步提升,同時強調綠氫降本首先要把可再生能源電價“打下來”。
中國電建集團江西省電力建設有限公司、碳中和研究院華南分院院長劉曉天博士
除了發展,劉曉天博士還指出綠氫市場化的關鍵就是合理開展氫能應用,氫能應用趨勢是先集中后分布,首先在可再生能源密集區域開展集中式的綠氫工業,然后逐漸向分布式能源發展。
針對氫能發展,九江學院、長江綠色氫能源產業研究院教授、沿江產業開發研究中心副主任段興凱提出了三種氫能-熱點聯動思考:氫能與熱電能源轉換器件的聯合、氫能與熱點聯動(制冷)、氫能與熱點聯動(溫差發電),并強調降低綠氫成本,首要要解決原材料價格過高的恩替,需要開發新的熱電材料器件。
九江學院、長江綠色氫能源產業研究院教授、沿江產業開發研究中心副主任段興凱
在氫能應用方面,交通作為能耗“第二大戶”,使得節能減排壓力倒逼新能源發展,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四川榮創新能動力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維榮表示,氫能軌道交通領域應是優先發展的領域,適用于不同的距離、客流量和城市情況,氫能軌道由于軌道交通的發展,成本更容易“打下來”,另外“氫能”+“軌道交通”已成為節能減排的必然趨勢,清潔、環保、高效的氫燃料電池機車作為柴油機車的替代品,成為軌道交通領域的研發熱點,
值得注意的是,陳維榮院士強調未來還需要加大政策扶持、擴大示范應用、建立標準規范體系,完善配套加氫基礎設施及氫能軌道交通產業鏈。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四川榮創新能動力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維榮
在氫能船舶應用方面,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工程師、燃料電池事業部系統集成研究室主任王振表示,目前歐盟、美國、日本、中國等世界各國相繼制定航運減排政策,中國船級社指出應用低碳/零碳能源,是實現水運領域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必須路徑,以清潔能源為核心,以能效技術和動力技術為輔助措施的綜合減排路徑。
王振強調,針對清潔能源,燃料電池是應用船舶領域最理想的動力裝置,具有效率更高、體積更小,非常適合內河、沿海地區應用。值得一提的是,王振指出江西具備較好的金屬固態儲氫發展前景。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工程師、燃料電池事業部系統集成研究室主任王振
作為氫能應用最熱門的燃料電池領域,燃料電池是一種通過燃料和氧氣的電化學反應來產生電、熱和水的電化學發電裝置。
新研氫能合伙創始人和技術總負責人齊志剛博士在會上指出,極板是決定電堆性能與壽命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相關各企業爭奪的一個制高點,金屬板電堆近年來在中國發展迅速,板材、設備、技術和工藝全部實現了國產化,性能和壽命大幅提高,一些指標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新研氫能掌握了金屬極板設計制造技術和工藝,成功開發出多款極板、電堆、系統和測試臺,基本實現了產品系列化,可以對市場需求做到快速響應。
齊志剛還表示,因商用車空間大,燃料電池系統安裝的挑戰相對小,客戶對采用石墨板電堆還是金屬板電堆不太關注;為了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金屬板電堆/系統的性價比還需大幅提高,讓終端用戶得到實惠,逐步提高對其的認可度。燃料電池商業化拐點尚未到來,主要還是政府主導、資源主導,商業化拐點來臨的時候很可能是在大批企業消失之后。目前燃料電池商業化仍面臨眾多挑戰,企業生存壓力不僅很大而且短期內會更大;務實創新是核心基礎,能否在快速發展中保持比較好的現金流生死攸關。
新研氫能合伙創始人和技術總負責人齊志剛博士
中自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EMFC技術首席科學家周衛江在現場首先介紹了PEM燃料電池國產催化劑現狀,燃料電池作為氫能領域的一小部分,燃料電池由八大件組成,電催化劑在電堆成本中占比仍較高,是國產PEMFC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由于催化劑80%過度依賴進口,也希望通過技術的突破,打破“卡脖子”問題。
周衛江還強調,催化劑能否批量化生產,非常重要,在2025年前后,鉑基電催化劑仍將是氫燃料電池的主流催化劑,非鉑催化劑還無法實現大規模使用。
中自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EMFC技術首席科學家周衛江
深圳市通用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堯克光表示氣體擴散層作為燃料電池關鍵材料之一,當前依然依賴進口,因此氣體擴散層持續國產化對推進我國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堯克光還提到氣體擴散層還要解決成本和壽命兩個問題。
深圳市通用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堯克光
惠州市杜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健保分享了燃料電池材料選型,并表示模壓石墨雙極板想要“做好”,首先要做好模壓基板的選擇,其次是模具設計,第三是壓機選擇、第四是微孔填充劑選擇、第五是冷卻腔粘接密封膠選擇。
惠州市杜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健保
最后,梁飛博士、鄭健保先生、齊志剛博士、黃聲富先生、周浪院長等5位參會嘉賓出席了“高端對話·氫能行業的應用及市場化路徑”環節,幾位大咖分別介紹了在各自領域中氫能的應用情況,圍繞企業脫碳推動碳中和發展、氫能有效降本路徑等痛點展開了激烈而精彩的對話。
“高端對話·氫能行業的應用及市場化路徑”現場
2023中國(江西)國際氫能大會的圓滿召開,離不開業界同仁的大力支持,我們下屆再見!